close

布魯斯的最愛四:船歌 Op. 60

Barcarolle 升F大調 op. 60
1845-1846作曲
1846 出版
 

這是蕭邦唯一的一首船歌,優美而動人,曲調溫馨而且洋溢著幸福的感覺,聽起來像是欣賞日劇一樣的舒服。

聽到船歌,一般人想起的大概就是傳統以6/8拍子形式進行的威尼斯船歌,蕭邦的卻改以8/12的方式寫作,而且將樂句拉長,旋律聽起來更加的流暢舒服。

這是一首難度極高的曲子,不但需要高超的技巧,整體的韻律節奏及流暢的感覺更是不可或缺。三小節的導奏之後,進入了第一主題,左手的底音是支撐全曲的主要旋律,雖然只是伴奏,卻佔著極大的角色,讓整個曲子聽起來非常的細緻優美。這個部份包含了許多困難的鋼琴演奏技巧,包含了三度音、六度音還有持續的顫音,每個部份都相當的細緻精巧,沒有受過嚴格的訓練絕對無法勝任。

中段從39小節開始進入了另外一個截然不同的主題,調性轉為A大調,而且左手換成了低音部的旋律支撐整個架構,讓整個氣氛顯得詭異,似乎是航行的過程遇到什麼阻礙,但又好像不在意?62小節開始出現了另一個主題,緩緩的繼續向前進。

經過些許的轉折後,第一主題再度現身,但左手改為全部八度的低音,令人覺得船行的速度加快了許多。接著中段的第二主題也再度出現,但是感覺激動了許多,將整個氣氛推到了最高點,彷彿可以感受到船伕奮力的划行,激起陣陣的水波般的蕩漾,非常舒服的感覺。

尾段經歷了一些轉折,氣氛漸漸的沈靜下來,蕭邦用了很細緻的快速音,並以一段由高往低的琶音作為結尾,給了整首曲子完美的結局。這可以說是蕭邦所有作品當中的經典傑作,每次聽都讓我愛不釋手。

整首曲子演奏下來大概需要八九分鐘的時間,需要細細的聆聽,品嚐其中細部的精緻跟奧妙。當然首推 Arrau 的版本,雖然速度較慢,但是細部的處理手法就是 Arrau 一貫的慢工出細活,令聽者無法自拔的沈溺下去。Zimerman的版本非常的紮實,與 Pollini 類似,喜歡穩重曲風的可以聽聽這兩個人的詮釋。至於喜歡搭快船享受飆船快感的,當然是非 Argerich 莫屬,絕對不可錯過。Perlemuter 的版本聽起來很有臨場感,(這個傢伙的錄音聽起來就是跟別人不一樣,好像鋼琴就擺在自己的房間似的)整體感覺相當流暢舒服。Horowitz 的演奏聽起來比較老沈(大概是年歲已高吧),整體節奏掌握的非常好。Francois 聽起來就顯得很花俏,但是又覺得很可愛。Rubinstein是浪漫隨興的可以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布魯斯碎碎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